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致群劇社。無名碑

遊走追思與評論之間

致群劇社骨幹成員張秉權博士曾說,致群劇社之所以為致群,意即「致送給群眾」,這次選擇把香港土生土長的早期革命志士楊衢雲搬上舞台,讓港人知道香港自18世紀已是中西文化交滙之地,不只文化交流頻仍,香港絕對是早期中國反清革命的基地。


我 是習史之人,想起聽二十世紀香港史的課就如聽迷人故事,楊衢雲三字早在香港史課上耳熟能詳,甚至他出現在資料上的排序較孫中山為早。聽著黃生說他的簡短事 跡:又名楊飛鴻,第一個提倡革命、改革中國的人,他是剪辮派,既有秀才之銜,卻又學於聖保羅書院習英文,學貫中西,1892年創「輔仁文社」聚眾提倡共 和……再聽下去,香港興中會首任會長,孫中山的革命同志,曾派人炸兩廣總督德壽府第,事敗,反遭清暗派殺手刺殺,斃命於香港中環結志街52號2樓。


約兩年前之事,至今仍悠然神往,當時在筆記上,楊衢雲名字旁,寫上「型」一字。


與 楊衢雲名字形影不離的是謝纘泰,當時我的手抄筆記字體特別整齊,其父為「新金山」澳洲之華工,生於澳洲,17歲回港入讀中央書院,曾任買辦及政府工務局書 記,楊衢雲知己好友,入「輔仁文社」,1898年6月繪制中國首幅東亞時局圖,即各位唸歷史或中史時均見於教科書的一張圖,以熊代俄、犬代英、蛙代法、鷹 代美、日光代日本、蛇/腸代德,圖旁提詩:「沉沉酣睡我中華,那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1902年與兩英人創辦「南華早報」。 因其父/家庭有黑道背景,一直作楊衢雲革命後循,更提供炸藥等。及後楊被刺殺,謝發動第三次起義「壬寅洪全福之役」,此役有為楊報仇之說。


聽到謝為兄弟拋頭臚灑熱血,在手抄筆記旁,書下「更型」二字。


當然還有其他重要革命人物如李紀堂、李煜堂等人,但那時已沒專心聽,思緒卻停留在這兩兄弟上。課餘打算借書研習,才發現楊衢雲專書研究不多。


看到致群的《無名碑》,基於情意結,不假思索買了票,希望從其後人楊興安先生的劇本或文章中多了解這位革命先賢。與其說這篇文章是評《無名碑》,不如說是我借《無名碑》追思先烈﹖只是劇後感,仍要抒發。


網上早流傳楊興安先生寫的《無名碑》劇本,我盡力壓抑自己,希望看完演出後才看原劇本。演出後迫不及待上網觀看,發現原劇本與演出劇本有少許出入。

原 劇本是借由楊衢雲後人祭無名碑,從兩老人口中道出某些牽引。演出版則以一尼姑(林鴻怡飾)掃地,遙想先賢,殺手在某單位出現,再以形上戲方式呈現兩廣總督 與屬下對話,帶出當時已發生兩廣總督府被炸一事,德壽(白耀燦飾)要全力緝兇,亦發現楊衢雲(周家輝飾)為主使者。樓下舞台殺手開槍,象徵楊已被刺殺,其 女秀霞(林鴻怡飾)出,跪在象徵楊衢雲的白燈旁,順利化身為旁白者,以倒敘方式開始故事。以「花落」一場轉至第二場「提親」較原劇本更有意境及風格,劇本 調度及導演呈視手法值得一讚。

原劇本亦 沒有「文社」及「選舉」一場,而我認為加插及分柝合理,令整個劇本加添戲味。「文社」場面耳熟能詳,盡顯志同道合,識英雄重英雄之感,成功交待楊衢雲及孫 文(方浩賢飾)結成革命同志的原委,又初步塑造革命志士性格,把劇的情緒往上推了一把,亦帶出謝纘泰(鄭嘉俊飾)繪中國第一幅東亞局勢圖政治漫畫的史實。 「選舉」一場亦是全劇氣勢最激昂之處,加插的香港興中會宣誓畫面讓人振奮,好像革命就應如此。


其 後的情節發展,是香港興中會廣州起義失敗、眾人流亡,但借旁白秀霞之口交待劇情多於以戲劇行動推進,如廣州起義失敗一場,台上眾人亂作一團交待因清以外交 手段使日本未賣槍枝給興中會,清廷更扣起台灣運到廣州的武器,最後陸皓東(李銘棋飾)隻身回去拿名冊,秀霞亦出現宣告陸之犧牲及廣州起義因外洩而失敗。導 演陳恆輝輕易放過這個繼興中會宣誓後能呈視之高潮。
幸而陳導演及戲劇文學指導張秉權博士及鍾燕詩將劇本作出適當調度,又把往後「軍情」一場刪剪,又將楊到南非一場英雄救美刪去,使整套劇呈視不冗長,但敘事過於平實,歷史事件跳躍,令整套劇只能片段式地訴說史實(據楊興安先生言劇中絕大部份為真實事件)。




無 名碑乃楊衢雲被刺後葬身之地,因其革命黨人身份,未能刻上名字,只能在碑上雕有青天旗及6348的編號。顧名思義,楊衢雲是整套劇的靈魂。編劇透過楊與妻 五娘的愛情、文社義正詞嚴發表革命宣言、逃亡南非仍不忘為革命播種、退位興中會會長等劇情塑造楊衢雲愛家愛國,甘心為革命犧牲,為大局著想的高尚人格,縱 是如此,台上的楊仍然欠真,比較像角色,而非人。最後一場楊接獲暗殺通知後一直在等,又與妻子五娘吃梨,有拉慢整體節奏之感。若依原劇本得到報信後,吃梨 舌被刺,節奏拉緊會較舒服。
只是我明白可能有忠於事實的考慮(因楊是接報後幾天才被殺,當時正如劇中所現,五娘在後室,他正與女兒玩耍)。事實上楊亦曾言可為革命一死,可能這亦造就「等」的場面出現吧!歷史與戲劇,必須取捨,難以取得平衡,任何一個歷史編劇都會遇到此問題罷。

本來五娘(郭少芳飾)這位拿刀對抗小賊,去教堂、讀書會的半新式女性與楊的婚姻可成該劇好看之處,如五娘在楊的革命事業中展現當時新女性對革命事業的看法及幫助﹖而非一味讓楊推在革命之外,一面像舊社會小媳婦嫁雞隨雞,故楊與五娘兩個角色均不特別成功。




反 而楊衢雲的好友謝纘泰則立體得多,借選舉及得悉楊辭去興中會會長的反應,讓觀眾了解謝的義氣,愛國熱情,然他並非單為革命而活,不只一次說過革命成功後楊 是臨時政府的總統,無論在選舉後或辭去興中會會長時,他都不斷強調此番話,讓人開始懷疑謝是否真的一心為革命為兄弟﹖有否為自己的權力、生意呢﹖想當然朝 中有人好辦事,他是否打著如意算盤﹖

翻 看楊興安先生編的楊衢雲特刊,當中亦有提及謝後來支持容閎(首位在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的中國人,中國留學事業重要人物)為起義成功後臨時大總統,謝仍不肯支 持孫中山,也許出於私心討厭,也許他就想攫得權力。這在史冊上並無明言,只是從劇中觀其行動,成功將謝在激昂革命情緒外,再添立體性格。




最 值得欣賞的人物塑造可說是孫文(方浩賢飾),貴為國父,出場次數不多,卻成功讓人看見孫文不為人知的一面,選舉中孫文被鄭士良(簡立強飾)推為興中會會長 其中一個候選人,他轉身與鄭對望,表現孫對權力仍是渴求,他靜觀其變,發現支持楊者較多後立刻服從大會決定,還教訓想殺楊的鄭。此場充分將政治人物玩弄權 法的特質放到孫文身上,無論是劇本安排或演員表現,我都很喜歡,因為這個孫文才真實,他非神人。及後孫又聯同長老會、三合會、日本及菲律賓友人支持,勸楊 退下興中會會長一位,這個「勸」,惹得觀眾不少瑕想。政客有哪位不用權術﹖也許有人看過這場會不滿孫文被寫成這樣,但我早已聽過關於孫文與康德黎如何借倫 敦蒙難宣傳其救國革命者角色,又如何為得到財力支持革命,與日本浪人交往等事跡,孫中山在我心中早就不是國父神人。可他還有值得尊重的地方,例如他的一套 政治思想。




其 實致群願意將楊衢雲這土生革命志士搬上舞台已經是對香港史一種鼓勵,只是劇本稍欠劇力,導演手法亦非走正規歷史人物劇手法,以致《無名碑》未能激發觀眾革 命情緒,而演楊衢雲的周家輝亦已盡力,只是我心目中的楊與他表達的仍有出入,也許是我期望太大,所以才有失望之感吧﹖然而我認為致群劇社此次演出是成功 的,最起碼他們能把楊衢雲帶給群眾,當有一天群眾有機會走中山史跡徑,去到中環結志街52號一站,看著那幅照片,他們都會知道他叫楊衢雲,比孫中山更早搞 革命提共和體制,更是清廷不能不剷除的心腹大患。群眾會向2樓窺望一刻,心中暗謝楊衢雲無私獻身革命。



希 望致群給港人的中國、香港歷史劇不要停,極期待2010年1月白耀燦編劇的《斜路上》,這次不只講香港革命志士,還有早期華人領袖及基督徒,但八九不離 十,這些人物都是某些知識份子,而且當時知識份子多為基督徒,更會有東華醫院,一所由華人領袖開辦及管理的醫院,作為總理,就代表該領袖在華人界之影響 力。




後註:
是 劇外話,想交待楊衢雲被殺後對兇手的處理。當時香港總督為卜力(Blake),楊被刺殺後,香港政府查出主謀是兩廣總督德壽,因其軍人身份,故堅持香港法 治,卜力堅持將德壽引渡回港受審,但清廷哪肯讓官員受英國法律審判﹖故兩國僵持,差點引起另一場外交風波,最後德壽病死,事件才不了了之。但兩國關係變 壞,英國急換卜力,由彌敦(Nathan)接替。


我知道此文長到另人不想看,但只想讓大家更清楚這些切身的香港史。


文:周若思


觀看場次:2009年7月26日晚上8時,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2009年7月12日 星期日

非已得:演員纏綿角色愛恨

「非已得」是取材自十七世紀法國編劇尚‧哈辛的悲劇「菲爾德」,講述一位新進女演員阿晶,害怕自己不勝應付這個跟自己性格不符的著名悲劇女主角,情緒在一邊爭扎一邊排練的過程中,誘發出一連串演員跟角色之間的互動,從最初在情感上如何的相互排斥,到最終演變至兩者的內心重疊在一起。


光從此劇名字來看,會讓人想到「並非已經得到」,你得到讓人羨慕的是否代表你已經得到想要的呢?阿晶得到主角位置,菲爾德得到皇后寶座,這一邊廂智理的她和那一邊廂不顧一切的她,都只是囚在一個名叫孤獨的「籠」裡。戲中利用二人性格上落差的張力去突顯殊途同歸,最終兩者發現自己原來活在一個悲劇當中,這個空間讓眾觀思考到底怎樣的生活才算真正的為自己而活。同時也可以說這是一個給演員們的戲,角色跟演員跟觀眾該怎樣連繫的一個小小反思,如何跟他們「談戀愛」。


這戲以獨腳戲的形式去交待兩個覆雜內心世界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段與段之間的角色轉換營造的張力,讓人讀出阿晶跟菲爾德迂迴卻異曲同工的內心壓抑。同時這對演員來說也是一項挑戰及考驗,始終獨腳戲不好做,壓台感不夠不好看、掌握得不透徹又會不好看…這戲看到黎玉清下了一定苦功,形體及角色都看到她的努力。同時這是一個有說服力的劇本,有清楚的骨幹、人物性格和脈落發展。當中的錄像、幻燈等…都讓整個戲豐富了不少。但是個人認為如果能以第二幕作為這戲的結局或會更有效果,第三幕有點像為之前的舖排落一個註腳的感覺,可是這個註腳的筆墨落得有點重和有點拖,如果沒有這一幕想像空間會更大更闊。


當不斷不斷地欣賞大劇團 (或可以說成職業劇團) 製作的時候,看久了就會發現內心出現一下子的迷失,一陣空虛感隨之而生。不是說他們的製作不專業不夠精彩,相反大部份都很稱職,但也正因為如此,會讓人覺得每個演出都「很安全」、「很穩陣」。人是貪心的動物,在穩陣同時亦想找尋一些新鮮感,所以小劇場或實驗劇場確實是有需要存在的道理,讓一些「觸感麻木」了的人在思想上誘發出新衝激。


(上述只是淺談,簡短的速寫。)


文:程圓

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老人與海:給大人的童話

三月尾的時候,在香港大會堂欣賞了「偶友街作」的「老人與海」。概括點來說,偶劇大多會將一些木偶、線偶、影偶、具面等等的元素呈現於舞台。這類戲在「情感轉移」方面比其他的要多一重工夫,因為演員跟觀眾之間隔了一層道具,首先演員要將情感投射在偶之上,後然將之傳遞給觀眾,當中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需要再跟燈光、形體、音樂等有很好的配合才能產生出好效果。


「老人與海」是一套多媒體偶劇,當中看到人偶、手偶、影偶、面具等不同形態。雖然這是一個「兒童劇」(因為在場很多小朋友觀眾,姑且籠統說成是兒童劇吧!),但在自己體驗來說,它的內容和表達方式都偏向大人,就是一本同樣很適合大朋友觀看的故事書。讀過海明威原著的都大概知道,這個故事是透過聖地牙哥這個老漁夫在海上跟大魚拼鬥的經歷,從而勾畫出「夢想」、「堅持」、「勇氣」、「鬥志」等等…去體現「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這個主旨。


這個劇開首的時候放棄了語言,採用了音樂、形體、影像等為聖地牙哥揭開序幕,我喜歡這個安排,當中體現到他在失去親人後孤獨的一面,和八十多天也未能得一魚獲的沮喪,舞台上有一種悲涼的感覺。可是影像中的文字雖然能夠提供多點背景資料,明白這樣的安排是為了遷就小朋友,但自己比較偏向沒有字幕,因為影像已經足夠體會發生甚麼。不過有一點要留意,字幕的速度對小朋友來說有點快,他們很多都跟不上字就飛走了,如果能夠慢一點或是改用聲音演出,對他們來說可能會比較舒服和容易明白。


中後段那場拗手瓜的戲碼印象頗深,也是個人認為最精彩的部份,就是聖地牙哥在大海跟大魚博鬥期間,突然剎出一幕蒙太奇:博鬥畫面跟虛構畫面重疊。以博鬥場面做背景,襯出一場又一場、一次比一次難度升級的拗手瓜比賽場面,表現出聖地牙哥在這場跟魚搏鬥的決心和堅持,有一種自己超越自己的意味。同時鼓勵在場人仕為他立喊加油,令場觀眾更投入,更能和台上打成一片。


由於這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著名故事,人們都會帶了一些框架入場,所以將之放上舞台也有一定難度,而這次的演出,棄用了傳統的演譯,總括而言第一次看偶戲感覺很新鮮,體驗了很多不同的質感,是一次不錯的經驗。



文:程圓

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泰特斯2.0

「泰特斯2.0」,驟看名字,是重演,不完全是,是另一個故事﹖卻又帶著莎翁泰特斯故事藍圖。於是,在朋友的提醒下,看了Eason介紹他最新大碟中的一首歌,解說了該曲歌名為何用3.3﹖套在「泰特斯2.0」此次命名,是說得通的,就當泰特斯是一般劇本或音樂樂章,這次是第二版本,主要表達方式,說書。


舞台設計繼續以鄧樹榮老師慣用的簡約手法,負責佈景的通哥比首次公演的「泰特斯」佈景更省工夫,舞台採用全黑,台上只有七張黑色椅子,放在台的最深處,台邊有邱立信先生的現場伴奏,完全擺脫傳統戲劇的固定佈景或簡約舞台,這次導演與佈景設計者只是給予一個平台,再由演員或稱作說書人自由發揮,配以燈光、音樂,表達莎翁這個殘暴故事。由是開首,深感演員們在此劇中的舉足輕重。


演員的登場方式亦從四面八方而來,大部份從觀眾席走出,各演員穿著自己衣服,走到台邊便隨隨換上說書人全黑衣服,再施施然上台,坐到屬於自己的椅子上,場面就如首演的「泰特斯」,各演員在舞台上換裝,投入角色。不同的是,「泰特斯2.0」演員們沒有既定角色,他們是將劇本轉化成聲音的擴音器。開首他們一行七人就平板地把故事「說」出來,大概15分鐘,讓人有些郁悶,可幸是配以現場用蕭、紙屑、碎石等材料結合的現場演奏,觀眾的投入感才沒被抽離,事實上,我在該劇開始15分鐘後,眼睛一直往邱立信先生方向轉,想看他那悲涼音效如何製造。


開場約15分鐘後,各說書人開始輪替扮演不同角色,說著對白,配以類似瑜珈的高難度形體動作,劇情就在他們的對白中不斷推進。說書人並沒有將劇本的動作演出來,而是用「說」的方式帶出,再以另類的、或完全不相關的動作帶過,這種表達方式看似混亂,然而當中包含說書人對當下角色情感、心境的拿捏,又恰到好處,讓人看得舒服。


於是我開始改變一下看劇時的習慣,離開演員的臉部表情,選擇看他們如體操選手的高難度動作,細聽他們說對白的語氣,一個角色放在不同說書人身上,語氣一變,整個角色的性格似乎也立體起來,雖然腦中因應不同角色、不同對白、不同場景,都跟著他們的對白,浮現第一次看「泰特斯」時的片段,可是若以這次純說書的表演方法來看,導演這次無論佈景設計、演員說書語氣、速度拿捏都到位,亦是一種新嘗試。


就以泰特斯因愛女被姦及斬手割舌、兩個兒子受冤被殺,另一兒子又被放逐,自己一隻手又因被騙而砍去,造成泰特斯精神出現錯亂。記得第一次「泰特斯」這幕依靠梵谷運用全身力量把該幕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次如何以說書表現呢﹖導演就選擇7位說書人以7重奏方法,帶著現代 (總知是不適合當時羅馬大將口吻---)、說笑或口語語言唸同一段對白,當中混亂程度,觀眾根本很難聽清對白內容,此幕結束於阿清以急口令方式清楚地重唸對白,終於讓觀眾豁然開朗。這段戲重點非在對白,而在於那種混亂氛圍,鄧導以此方法帶出泰特斯神智不清,一針見血,值得一讚。


另外,在泰特斯發現皇后兩個兒子是姦害女兒真兇,要殺兩人報仇的一場,首演的「泰特斯」就真實地呈現噁心、殘忍的一場。這次2.0就以說書人悲慘叫聲表現,在慘叫聲中又夾雜如詩歌的男女柔和歌聲。這種表達手法為此場套上了浪漫主義,就如一些電影殺人場面,卻配以古典音樂一樣。在血腥地呈現劇情外,又為之套上藝術感,將說書與戲劇突然融為一體。由衷折服於這一場,死心塌地地愛上。


鄧樹榮老師這次「泰特斯2.0」改良版,無疑是另一種解構莎翁泰特斯之法。首演的「泰特斯」讓我們見識莎翁善寫情、權、慾外,亦善寫暴力,是個無懈可擊的戲劇天才。但對於泰特斯整套劇的了解,對各角色的深入度,則推崇2.0版本,說書方法讓觀眾有機會透過對白遊走於各角色之間,場面的聯想空間較大。2.0 雖然找來莊梅岩將劇本改為說書版,可莎翁劇本的原魅力,2.0版本中到處可見,只靠對白就讓各位窒息,讓演員、說書人、觀眾、導演、編劇、各工作人員都回歸劇本的根本。


各演員表現稱職,特別朱康與Ivy令人有眼前一亮之感。舞台接近無,若不是有演員們、現場音樂、再配以變化度極大的燈光,整套劇只會是呆板的說書。


只是說書方式也有其弊處,縱然鄧導試圖以不同方式、語氣把故事講出來,但講始終是講,對於受傳統戲劇沉澱已久的觀眾,是否能接受只講不演的方式呢﹖我就差點跳不出這個傳統框架,似乎只講不演就是差那麼一點。


然而,若不走出實驗的第一步,劇場永遠沒法變。是嗎﹖



文:周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