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金鎖記

「焦媛實驗劇團」這陣子同步上了兩個為人熟識的戲,分別是「金鎖記」和「南北和」,它們都是出自張愛玲手筆,但感覺卻十分迵然不同,前者是亂世時代的悲劇,後者是六、七年代的喜劇。如果不是一早知曉作者是誰,實在很難想像這兩個風格極端的作品是出自同一人。

「金鎖記」著重抽取小說中描寫女性在當時社會的處境如何被枷鎖而成,是偏向沉重的感覺。一個女性要在男性主導的舊社會有主自地生活實在很不容易,尤其當時的中國,充斥著很多規條限制女性的思想及行為。這個戲借助了七巧的一生去講述生於那個時代作為女人的壓抑,在她的部份展示出一個女人如何被社會價值扭曲了人格,當下的演變和狀態。

起首採用了七巧與患病的姜二爺盲婚啞嫁那一段戲作引子,就如一個沉重的金鎖子,鎖起七巧的人生,將她推入痛苦之中。與此同時,她偏偏情傾姜家三爺,也為日後的種種悲劇種下了遠因。七巧的愛來得深,同樣地恨也深,因為這個人的情感比一般人澎湃。可惜外在的因素令她的內心背負起太多畸型的東西,讓她一步一步地被迫致瀕臨瘋癲的狀態。

基本上這個角色的所作所為並不討好,但了解背後的種種你會暗暗的同情她,在既可惡又可憐兩者之間力度要拿捏得準,是演技上一個考驗。今次焦媛的演譯的確讓人亮了眼睛,由七巧年輕時的率性煉成晚年時的暗沉,都演得蠻細膩。而且她有一種舊時代女性的氣質,讓人容易信服和投入。唯聲線是她的障礙,她第一句台詞「人呢?」,老實說我掉了一地疙瘩。以這個聲線去演譯上半場的後半部,無疑阻礙了戲中時間的推進,再加上沒有甚麼實質東西體現,很難令人察覺時間已經過了十多年。尤幸下半場她改變了形態和線聲出現在觀眾眼睛,成功的塑造出七巧晚年的形象,讓人不寒而慄。

而飾演三爺的尹子維,嗯…我沒有看過原著,不知道張愛玲筆下的他是否一個痞子。但在看完這個戲後,我自己心目中的三爺的形象應該是玩世不恭、風流而不下流,有一點壞孩子的氣色,然而本性又帶點善良的瀟灑公子哥兒模樣。可惜尹先生可以說徹徹底底的破壞了我心目中的三爺,尤其當一聲聲「二嫂…」由他嘴裡逸出的時候。三爺對七巧的感情蜀真蜀假不在這裡考究,但一開始三爺以這種語氣喚他的二嫂其實有點突兀。好吧!就當三爺真的是一個痞子,但他的演譯壞得不夠痛快,對白、形態及表情偏向流於表面和拘謹。或者他不常演舞台劇,應該要多給他一點鼓舞吧。總括而言他下半場的表現比上半場稍有改進,起碼多了一份跟年齡相配的內歛,但老實說還有不少進步空間。

下半場主力集中在下一代的副線上,性格已經完全被扭曲的七巧企圖將自己承受的一套加諸在自己的女兒長安身上,把困她在家裡、讓她染上鴉片毒、阻欄她出嫁等等…籍此對姜家報復。馮兆珊演的長安,對外間事物抱有羞怯之感和對任何事都沒有主見,頗有張愛玲筆下典型女性的形象。而她那種對母親又敬又恨的情懷,也演得蠻不錯。至於飾演長安男朋友童世舫的梁浩邦,或者年齡上跟角色本身有所出入,可能這方面會欠一點說服力,但整體來說表現是挺討好的。尤其在他跟長安互動時產生的輕鬆感,在一緊一鬆的情況下讓戲的張力濃度增加了不少。也因為他的原故,令下一場戲的長安對母親反抗的爆發點推得更高。但兩位同時有少許忘詞的情形出現,這點要多加注意。

很喜歡編劇王安憶和導演許鞍華在劇情上的舖排和取捨,集中於女性的角力與思想爭鬥上,讓人看完後對女性在當時社會所承受的有了多一層認識和體會。但上半場的張力稍弱,略為平淡也欠缺了一種推進的感覺,例如之前提及時間上的流動。而相對地下半場就較為出色,有追看感之餘也有步步進迫的效果,在尾段更充分顯示出戲中的語言暴力,再配以帶點電影感的音樂和燈光,實在讓人看得有點喘不氣過來!

唯一一點怎看也不順心意的就是那個佈景,那個木製的姜府。外型上要造出一種牢籠的感覺是很不錯,但我不明白為甚麼要選用這種素料,這一種木材和顏色只能讓我聯想起「清貧」兩個字,用在大戶人家的屋上未免有點離奇了吧,對這個戲沒有助幫之餘更有破壞之嫌!還有那些投射在木材的影像也有點突兀,其後我入場欣賞「南北和」,我終於發現是甚麼一回事了。原來它是共用佈景,因為要互相遷就而要弄成這個模樣嗎?雖然兩個同樣是張愛玲的作品,但完全是南轅北徹兩種質感,這樣的處理只會不上不下,兩面都不討好。



文:程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