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致群劇社。無名碑

遊走追思與評論之間

致群劇社骨幹成員張秉權博士曾說,致群劇社之所以為致群,意即「致送給群眾」,這次選擇把香港土生土長的早期革命志士楊衢雲搬上舞台,讓港人知道香港自18世紀已是中西文化交滙之地,不只文化交流頻仍,香港絕對是早期中國反清革命的基地。


我 是習史之人,想起聽二十世紀香港史的課就如聽迷人故事,楊衢雲三字早在香港史課上耳熟能詳,甚至他出現在資料上的排序較孫中山為早。聽著黃生說他的簡短事 跡:又名楊飛鴻,第一個提倡革命、改革中國的人,他是剪辮派,既有秀才之銜,卻又學於聖保羅書院習英文,學貫中西,1892年創「輔仁文社」聚眾提倡共 和……再聽下去,香港興中會首任會長,孫中山的革命同志,曾派人炸兩廣總督德壽府第,事敗,反遭清暗派殺手刺殺,斃命於香港中環結志街52號2樓。


約兩年前之事,至今仍悠然神往,當時在筆記上,楊衢雲名字旁,寫上「型」一字。


與 楊衢雲名字形影不離的是謝纘泰,當時我的手抄筆記字體特別整齊,其父為「新金山」澳洲之華工,生於澳洲,17歲回港入讀中央書院,曾任買辦及政府工務局書 記,楊衢雲知己好友,入「輔仁文社」,1898年6月繪制中國首幅東亞時局圖,即各位唸歷史或中史時均見於教科書的一張圖,以熊代俄、犬代英、蛙代法、鷹 代美、日光代日本、蛇/腸代德,圖旁提詩:「沉沉酣睡我中華,那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1902年與兩英人創辦「南華早報」。 因其父/家庭有黑道背景,一直作楊衢雲革命後循,更提供炸藥等。及後楊被刺殺,謝發動第三次起義「壬寅洪全福之役」,此役有為楊報仇之說。


聽到謝為兄弟拋頭臚灑熱血,在手抄筆記旁,書下「更型」二字。


當然還有其他重要革命人物如李紀堂、李煜堂等人,但那時已沒專心聽,思緒卻停留在這兩兄弟上。課餘打算借書研習,才發現楊衢雲專書研究不多。


看到致群的《無名碑》,基於情意結,不假思索買了票,希望從其後人楊興安先生的劇本或文章中多了解這位革命先賢。與其說這篇文章是評《無名碑》,不如說是我借《無名碑》追思先烈﹖只是劇後感,仍要抒發。


網上早流傳楊興安先生寫的《無名碑》劇本,我盡力壓抑自己,希望看完演出後才看原劇本。演出後迫不及待上網觀看,發現原劇本與演出劇本有少許出入。

原 劇本是借由楊衢雲後人祭無名碑,從兩老人口中道出某些牽引。演出版則以一尼姑(林鴻怡飾)掃地,遙想先賢,殺手在某單位出現,再以形上戲方式呈現兩廣總督 與屬下對話,帶出當時已發生兩廣總督府被炸一事,德壽(白耀燦飾)要全力緝兇,亦發現楊衢雲(周家輝飾)為主使者。樓下舞台殺手開槍,象徵楊已被刺殺,其 女秀霞(林鴻怡飾)出,跪在象徵楊衢雲的白燈旁,順利化身為旁白者,以倒敘方式開始故事。以「花落」一場轉至第二場「提親」較原劇本更有意境及風格,劇本 調度及導演呈視手法值得一讚。

原劇本亦 沒有「文社」及「選舉」一場,而我認為加插及分柝合理,令整個劇本加添戲味。「文社」場面耳熟能詳,盡顯志同道合,識英雄重英雄之感,成功交待楊衢雲及孫 文(方浩賢飾)結成革命同志的原委,又初步塑造革命志士性格,把劇的情緒往上推了一把,亦帶出謝纘泰(鄭嘉俊飾)繪中國第一幅東亞局勢圖政治漫畫的史實。 「選舉」一場亦是全劇氣勢最激昂之處,加插的香港興中會宣誓畫面讓人振奮,好像革命就應如此。


其 後的情節發展,是香港興中會廣州起義失敗、眾人流亡,但借旁白秀霞之口交待劇情多於以戲劇行動推進,如廣州起義失敗一場,台上眾人亂作一團交待因清以外交 手段使日本未賣槍枝給興中會,清廷更扣起台灣運到廣州的武器,最後陸皓東(李銘棋飾)隻身回去拿名冊,秀霞亦出現宣告陸之犧牲及廣州起義因外洩而失敗。導 演陳恆輝輕易放過這個繼興中會宣誓後能呈視之高潮。
幸而陳導演及戲劇文學指導張秉權博士及鍾燕詩將劇本作出適當調度,又把往後「軍情」一場刪剪,又將楊到南非一場英雄救美刪去,使整套劇呈視不冗長,但敘事過於平實,歷史事件跳躍,令整套劇只能片段式地訴說史實(據楊興安先生言劇中絕大部份為真實事件)。




無 名碑乃楊衢雲被刺後葬身之地,因其革命黨人身份,未能刻上名字,只能在碑上雕有青天旗及6348的編號。顧名思義,楊衢雲是整套劇的靈魂。編劇透過楊與妻 五娘的愛情、文社義正詞嚴發表革命宣言、逃亡南非仍不忘為革命播種、退位興中會會長等劇情塑造楊衢雲愛家愛國,甘心為革命犧牲,為大局著想的高尚人格,縱 是如此,台上的楊仍然欠真,比較像角色,而非人。最後一場楊接獲暗殺通知後一直在等,又與妻子五娘吃梨,有拉慢整體節奏之感。若依原劇本得到報信後,吃梨 舌被刺,節奏拉緊會較舒服。
只是我明白可能有忠於事實的考慮(因楊是接報後幾天才被殺,當時正如劇中所現,五娘在後室,他正與女兒玩耍)。事實上楊亦曾言可為革命一死,可能這亦造就「等」的場面出現吧!歷史與戲劇,必須取捨,難以取得平衡,任何一個歷史編劇都會遇到此問題罷。

本來五娘(郭少芳飾)這位拿刀對抗小賊,去教堂、讀書會的半新式女性與楊的婚姻可成該劇好看之處,如五娘在楊的革命事業中展現當時新女性對革命事業的看法及幫助﹖而非一味讓楊推在革命之外,一面像舊社會小媳婦嫁雞隨雞,故楊與五娘兩個角色均不特別成功。




反 而楊衢雲的好友謝纘泰則立體得多,借選舉及得悉楊辭去興中會會長的反應,讓觀眾了解謝的義氣,愛國熱情,然他並非單為革命而活,不只一次說過革命成功後楊 是臨時政府的總統,無論在選舉後或辭去興中會會長時,他都不斷強調此番話,讓人開始懷疑謝是否真的一心為革命為兄弟﹖有否為自己的權力、生意呢﹖想當然朝 中有人好辦事,他是否打著如意算盤﹖

翻 看楊興安先生編的楊衢雲特刊,當中亦有提及謝後來支持容閎(首位在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的中國人,中國留學事業重要人物)為起義成功後臨時大總統,謝仍不肯支 持孫中山,也許出於私心討厭,也許他就想攫得權力。這在史冊上並無明言,只是從劇中觀其行動,成功將謝在激昂革命情緒外,再添立體性格。




最 值得欣賞的人物塑造可說是孫文(方浩賢飾),貴為國父,出場次數不多,卻成功讓人看見孫文不為人知的一面,選舉中孫文被鄭士良(簡立強飾)推為興中會會長 其中一個候選人,他轉身與鄭對望,表現孫對權力仍是渴求,他靜觀其變,發現支持楊者較多後立刻服從大會決定,還教訓想殺楊的鄭。此場充分將政治人物玩弄權 法的特質放到孫文身上,無論是劇本安排或演員表現,我都很喜歡,因為這個孫文才真實,他非神人。及後孫又聯同長老會、三合會、日本及菲律賓友人支持,勸楊 退下興中會會長一位,這個「勸」,惹得觀眾不少瑕想。政客有哪位不用權術﹖也許有人看過這場會不滿孫文被寫成這樣,但我早已聽過關於孫文與康德黎如何借倫 敦蒙難宣傳其救國革命者角色,又如何為得到財力支持革命,與日本浪人交往等事跡,孫中山在我心中早就不是國父神人。可他還有值得尊重的地方,例如他的一套 政治思想。




其 實致群願意將楊衢雲這土生革命志士搬上舞台已經是對香港史一種鼓勵,只是劇本稍欠劇力,導演手法亦非走正規歷史人物劇手法,以致《無名碑》未能激發觀眾革 命情緒,而演楊衢雲的周家輝亦已盡力,只是我心目中的楊與他表達的仍有出入,也許是我期望太大,所以才有失望之感吧﹖然而我認為致群劇社此次演出是成功 的,最起碼他們能把楊衢雲帶給群眾,當有一天群眾有機會走中山史跡徑,去到中環結志街52號一站,看著那幅照片,他們都會知道他叫楊衢雲,比孫中山更早搞 革命提共和體制,更是清廷不能不剷除的心腹大患。群眾會向2樓窺望一刻,心中暗謝楊衢雲無私獻身革命。



希 望致群給港人的中國、香港歷史劇不要停,極期待2010年1月白耀燦編劇的《斜路上》,這次不只講香港革命志士,還有早期華人領袖及基督徒,但八九不離 十,這些人物都是某些知識份子,而且當時知識份子多為基督徒,更會有東華醫院,一所由華人領袖開辦及管理的醫院,作為總理,就代表該領袖在華人界之影響 力。




後註:
是 劇外話,想交待楊衢雲被殺後對兇手的處理。當時香港總督為卜力(Blake),楊被刺殺後,香港政府查出主謀是兩廣總督德壽,因其軍人身份,故堅持香港法 治,卜力堅持將德壽引渡回港受審,但清廷哪肯讓官員受英國法律審判﹖故兩國僵持,差點引起另一場外交風波,最後德壽病死,事件才不了了之。但兩國關係變 壞,英國急換卜力,由彌敦(Nathan)接替。


我知道此文長到另人不想看,但只想讓大家更清楚這些切身的香港史。


文:周若思


觀看場次:2009年7月26日晚上8時,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