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新域劇團。人間煙火

生存了二十個年頭,真正懂得品味什麼是生活,是近幾年的事。也許人大了,對生活追求就多了,亦想拆解何謂生活﹖所以當看到新域劇團「人間煙火」的簡介,就被那句「為了向前行得更遠,他們選擇向後走」引進場。

此 劇核心結構內容就如潘惠森於場刊所言:「源於對生活撥亂返正的渴求」,是故此劇用了大部份編幅鋪排主角的生活,生活各式其式,有帶草根性的阿得 (梁子峰飾)與July (姚潤敏飾)母子靠收舊報紙維生,及至阿得發現生活的乏味離家出走追求另一種生活;有賣生果小販火腿 (鄧世昌飾),安於生活之餘亦同步喻興趣 / 理想 (改良科技) 於消閒。或是科幻性的有空姐Mega (柯嘉琪飾)、平面model蒲英 (林碧芝飾)追尋過去;亦有旅行社職員蝶影 (歐珮瑩飾)如神婆般的自然超能力生活。
由此拼貼出上半場45分鐘,亦因沒有一條有連貫性或結構性的故事,上半場只能說有生活感覺卻缺了脈落,甚至是有些凌亂與散。

這是否編劇想給觀眾一種生活就是如此凌亂,於是人才需要認識與改變生活的暗示﹖不得而知,上半場卻充滿我印象中潘惠森式的散文、拼貼說故事手法。



經 過上半場的鋪排,下半場編劇加入Mega聲音旁白,才發現原來主線是落在Mega厭倦空姐刻板生活而踏上尋找過去之途,配以Mega以飛機起飛前空姐安全 示範的畫面,終交待各主角都需逃離原有生活,開始往後走,找回一些什麼﹖於是Mega與一直尋找小學旅行紀錄冊的蒲英相連,此劇才首次出現一種故事性。

旁白的出現意味眾主角需要展開另一段尋找生活之旅的開始,眾主角集中在一小島,此時蒲英亦發現小島就是從前旅行的地方,故小島也象徵為一種過去,在此他們體會另一種生活。



六 位主角在小島上,來去自如,卻不是每次都有交集,演員有一場需與其生活拍檔 (火腿與蝶影、阿得與July、無常與寄居蟹、Mega與蒲英旁觀) 的一系列形體動作,然他們是下意識避開對方或見而不視,眾人是眾人的過客。這一場正正點出香港這昔日小島,現今國際大都會的生活。眾人關係疏離,但那個人 可能就是你的好朋友,卻成了今天的過客。



忽然一個大浪沖向小島,就像最近使人人自危的金融海嘯、或是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又或是03年SARS,災難般淹沒小島上每個人,看似必死不疑,六位演員就齊心抓著一條由阿得搬來小島的樹枝/樹幹,最後眾人得救。

這 條樹幹在阿得離家出走之際一直伴他到小島上,象徵一種理想,阿得離家需要有一目標,背負在肩上,然後找尋至小島,可說是進一步回應走更遠是要尋回過去、理 想。誰也不知我們的前路有什麼,要是坦蕩蕩地出發,不回頭一看,其實可能已遺失了重要之物在路上,可以是理想,可以是友情,可以是親情,可以是對每件事的 熱誠。



此外,貫穿此劇 其實有一重要的對白,就是蝶影常說我們要相信人類。為何人類要說相信人類呢﹖其實這是對人類的信心危機,今天的社會,某程度存在著一種恐懼,一種對生活或 物質文明的恐懼。中國的毒奶、毒雞蛋;香港的14歲的母親、一系列虐兒案;世界的金融海嘯、金融騙案、亂倫、虐兒事件;哪種讓人膽戰心驚﹖這就是一個自恃 為萬物之靈 - 人類所管理之世界﹖特別對於功利主義社會,原來一直以來相信Adam Smith那套「無形的手」的經濟理論是如斯薄弱,會給大財閥控制,又會連累無辜星斗市民,資本主義雖說多勞多得算是公平,其實更多貧富懸殊出現又會使它 的缺憾現形。

人類是否還能管理世界的危機意識就出現了。蝶影常說要相信人類,是否相信就能解決信心問題﹖潘惠森沒有給觀眾直接答案,因這根本問題就在於人類本身,這種自身的探討並非容易領略,但值得欣賞是潘惠森把問題提出來了。


將生活撥亂返正,很難立刻體會與理解,其實不需要明白,繼續生活在這世界漸漸就能進一步明白。


此劇由下半場開始從頭到尾有把旁白聲音,她的出現無疑令整套劇更清晰,後段旁白出現次數愈多就喻人一種講多過做之感。

可此劇不失為一套勵志劇,特別在下半場尾段那首歌,那場大浪過後,一切回復平靜,眾人得到洗滌,生活又再重新出發。不正正點出這個危機就是另一次尋找生活的機會﹖



回首過去,香港人每次遇到問題都迎刃而解,這些災難都是歷史周期,必然會發生,有何需執著﹖只要退一步看,我們只是又回到最初生活的原點,再次需要我們默默努力吧﹖現實又再拋給世界一張白紙,就看眾人如何填上自己的生活。共勉之。




文:周若思

沒有留言: